“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习近平 这口热水 喝着暖心 本报记者巨云鹏 警车开进南丹南村,还没停稳,临近的爷叔太婆已经凑了过来。 “新年好呀!”“祝侬身体康健!”“王警官一年年不显老的呀!”互道完祝福,下了车,上海徐汇区南丹南村小区民警王瑞芳和居民们唠家常。 有阿姨路过,大喊,“哎呀,是我们的‘保护神’来啦,要给大家发压岁钱的呀!”一起哄,众人笑成一团。 在这儿工作17年,南丹南村早已是王瑞芳半个“故乡”,过年放心不下,老习惯,总得时不时“返乡”来看看。 在南村,和王瑞芳一样不休息的,还有小区的义务巡逻队。春节假期,不少居民外出,家中无人,院子里有陌生面孔探头探脑,大家就要立刻上前问个究竟。队员们多是老居民,穿着朴素,可手上拎着的保温杯却格外显眼,红色杯身、白色把手,拧开来,热气腾腾。38个队员,齐刷刷每人一只杯,哪来的呀? 要说保温杯,先得听段历史。“上世纪80年代政府出资改建,90年代南村所有住户回迁,平均一人分到三四平方米,居民们大多没学历,在上海也没根基,小区环境、整体面貌很不好。”南丹南村小区居委会主任皮美芳说,“楼道堆物、婆媳吵架,一年纠纷就多起,菜贩占道摆摊、乱发乱贴小广告,甚至还有赌博现象……”2年,因为报警量居高不下,小有名气的巡警王瑞芳被派到了南村,任社区民警。 “去居民家走访,门打开,一看是我,砰,立马关上,换一家,一样,就是关门的声音更大。”王瑞芳苦笑,“那时候南村治安不好,去谁家里坐,别人就说这家‘犯事了’”。于是约定俗成,警察上门“不吉利”,要走访,外面谈吧,王瑞芳吃了数不清的闭门羹。 但王瑞芳有自己的办法。 “在社区里巡逻,拎个水杯,水只倒1/3,没水喝了,到家里倒点开水总可以吧?”用这个“借口”,王瑞芳走进了不少居民的家门,“进了门,得说话,话说多了,心就近了。” 每天都泡在小区里,张家长李家短,唠唠叨叨中,王瑞芳把大部分居民的想法摸了个清爽。 小区里一户人家,家里开棋牌室,孩子是领养的,因为手续不全,也不懂政策,小孩多少年来都办不下户口。这家男主人对居委会、街道干部,谁都不服气,动不动就争吵闹事。王瑞芳找上门,“我想办法帮你把孩子的户口办下来,你把棋牌室关掉。” 这户人同意了,跑民政局、跑户籍科、找资料看,王瑞芳把领养儿童的手续搞得明明白白,给孩子上户口那天,孩子父亲激动得差点要给王瑞芳磕头。 这样的事儿,王瑞芳没少干,“站在社区居民的角度去想问题,多做分外事,分内事就少了。” 纠纷少了、治安好了,0多户人家的南村,就认定了王瑞芳。 “南村谁都能走,王警官不能走的呀!”皮美芳说,居民们每次听说他要调动,就要到居委会、街道去,先“求证”再“辟谣”。 就这样,从40岁到57岁,几次机会,王瑞芳都没挪窝,一不小心,17年光阴留在了南村。 收起回忆,王瑞芳总算说起了保温杯的事儿,居民们经济情况一般,平时喝水就用普通玻璃杯,冬天在室外义务巡逻,水一会儿就凉。王瑞芳心细,向街道主任申请买几只杯子。38个保温杯,年前就送到了巡逻队员手里,节日里,这口热水,喝着暖心。 “57岁,头发一点不白,您挺会保养。”记者说。 “染的呀!”临别时,王瑞芳不好意思地笑了,“外孙都上幼儿园了,头发白一点无所谓啦!” 那为啥还要染? 他抿抿嘴,悄声说:“小区老人讲,看我头发黑,会觉得我还年轻,还能多守他们一些年月,心里平安。” 曾经对头 如今战友 本报记者刘新吾 办公室外,张灯结彩,办公室里,热火朝天,值班人员仍在紧张忙碌着。 李林桦是重庆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公室主任,已近不惑之年。推开窗户,听到一阵喧闹,办公室旁就是菜市场,置办年货的人群熙熙攘攘。 “这么方便,下班就可以买菜回家吧?”记者问。 “不是,我从来不去这里买菜。”李林桦说。 难道因为他曾与菜贩发生冲突,担心被找茬儿?或者工作太忙,从来不做饭? 带着好奇,记者跟着李林桦走进菜市场。 “李主任,在这里还能看到你啊!来来来,这个茄子是我清早刚摘的,没打农药,便宜卖你了!”迎面,菜贩热情招呼,李林桦连连摆手,好不容易才推掉。没走多远,又有菜贩向他推销青椒。旁边的菜贩说,“李主任,你不能偏心哇,我这辣子比她的大,又新鲜,买我的!” “现在知道了吧?大家太热情,有的还不肯收钱,还是不在这里买菜为好。”李林桦不好意思地笑了。 不来买菜的李林桦却和这里的小贩们亲得很。自己要“避嫌”,但常把菜摊推荐给身边人,照顾生意。 李林桦曾与一个叫胡学强的摊贩“不打不相识”,那时的“对手”之间可谓针锋相对。 在一次巡查中,李林桦和队员们发现,鞋贩胡学强经常占道经营,而且总是在规定的经营时间前就开始贩卖。他们上前劝导,不成想碰到“钉子”。 “啷个嘛(怎么了嘛),我生意好,东西多,你见不得我好啊?”“楞个宽(这么宽),又没挡到哪个走路。”……胡学强很抵触,嗓门大,毫不退让。 “老胡啊,知道你带两个孩子不容易,可我们不是针对你,确实是政策不允许啊!如果每家每户都这么摆,还怎么走路?”一次劝不回,李林桦就去两次、三次…… 李林桦苦口婆心地跟胡学强讲解,还邀请他来街道参加培训,了解政策,刚柔并施。慢慢地,胡学强改变了态度,不再占道经营。 “李哥,有个事和你商量一下。”一次,李林桦路过胡学强的鞋摊,胡学强起身迎上前去。 “又耍什么花招?”李林桦笑着说。令李林桦意外的是,胡学强要求加入协管队伍。 原来,经过李林桦的耐心讲解,胡学强逐渐理解了城市管理工作,也被李林桦的勤奋与诚恳打动,希望自己也能为城市管理作些贡献。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经济上还有些压力,他让妻子继续经营鞋铺,自己出来工作。 “我自己是卖鞋出身,更加理解小摊小贩,说话也更方便。”现在,胡学强成为李林桦的得力助手。 在街道新工片区,一些居民楼年久失修,存在漏水现象。一些居民违规在楼顶搭建了棚房,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市容市貌。 去年,街道决定拆除这些棚房,这项工作由李林桦牵头。他和胡学强等人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讲政策、谈感情、算利益。李林桦询问、勘查时,胡学强在旁边记录。胡学强熟悉民情,帮助李林桦更细致地掌握全面情况。遇到一些不情愿拆违的住户,胡学强“唱白脸”,李林桦“唱红脸”。最终他们争取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拆违工作完成不久,部分楼栋出现楼顶雨水倒灌,引起一些居民抱怨。李林桦、胡学强和社区干部到居民家中,仔细了解情况,安抚居民情绪。由街道出资,安排更换管道,又一次妥善解决了问题。 工作中,李林桦和胡学强配合默契,也更加理解对方,昔日的老对头变成并肩工作的战友。“跟着李主任干活,学到很多,感觉很巴适(舒服)。”胡学强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23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