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渡口报 □本报记者师瑶/文陈长青/图 “山容留禹凿,峡意仿夔门……”乾隆五十七年(年),一位名叫张问陶的诗人路过猫儿峡,江水拍岸,声如金鼓,见石壁高耸入天,犹如半个夔门,他不由写诗感叹这仿佛是大禹留下的鬼斧神功之作。 如此奇景,就位于大渡口跳磴镇。 猫儿峡,古称大茅峡,与铜锣峡、明月峡并称为重庆长江小三峡,也称“巴渝小三峡”,是大渡口区文献记载较早的著名自然景观之一,系长江切割观音山而造成的峡谷,该峡地处大渡口区跳磴镇和江津、九龙坡三区交界,旧时是巴县连通江津的重要交通关隘。 猫儿峡从石盘到白沙沱,全长3公里左右,处处皆景。北岸是壁立千仞、刀壁斧削的金剑山,南岸则是怪石横江,形如层层堆积的书本,人称“万卷书”。峡口处有一山,其石如片片莲花,人称“莲花背”。莲花背下嵌着三块正方形的石头,犹如三颗“骰子”,每颗大约一米见方,人称“骰子石”。 风景之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猫儿峡”一名的由来了。 据《巴县志·水道》记载:“峡在县西。至铜罐驿下游,两山壁立,约束江流曰猫儿峡,古大茅峡也。”相传古时候一个叫茅君的人在峡谷内一个山洞里修炼成仙。后人就把茅君修炼的山洞称作栖真洞,而这条江峡就称作大茅峡。时过境迁,“大茅峡”也被当地人俗称为“猫儿峡”,至于这一变化是否源于“大茅”变“大猫”口口相传的误读,则已不可考。 另一种说法,则源于中国人对山川奇景据形起名的习惯。跳磴镇的村民们代代相传的讲述中,之所以将这峡谷唤作“猫儿峡”,有人说是峡谷一处山脊轮廓状若大猫匍匐水中,如正酝酿奋力一扑的捕鼠状;也有人说是山壁上有一大一小两块奇石,形似大猫护崽。不论哪种说法,似乎都有几分道理。不过,无论是山形还是奇石,要看出像猫的角度,观者都需要在江中的角度才能看见。最佳的地点,莫过于跨江连接大渡口和江津的地维长江大桥上。 近两年来,又有游客发掘出了猫儿峡的新“玩法”。猫儿峡的崖壁垂直陡峭,崖壁天然缝隙如蜂窝密布,以前还有很多老鹰在此筑巢,被攀岩爱好者发现后就将这里当成了野外攀岩的场地,每到周末或天气好的时候,不少攀岩爱好者都会来这里打卡。跳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非常欢迎大家来猫儿峡玩,但考虑到“野攀”活动本身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猫儿峡的崖壁是能够否达到户外攀岩的相关标准还未经权威部门认定。毕竟事关安全无小事,目前跳磴镇相关部门只得在崖壁下设置了“严禁攀爬”的警示牌,还经常组织志愿队在现场进行劝解和秩序维护,“希望游客们能注意安全,多欣赏猫儿峡的壮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71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