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2月12日12—24时,重庆市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9例,新增重型病例1例,重型病例转普通型病例1例,重型病例转危重型病例2例,危重型病例转重型病例2例,新增出院病例15例。 新增确诊病例中,万州区1例、南岸区1例、长寿区1例、合川区1例、綦江区3例、奉节县1例、两江新区1例;新增重型病例为巫溪县1例;重型病例转普通型病例为开州区1例;重型病例转危重型病例中,合川区1例、潼南区1例;危重型病例转重型病例中,万州区1例、奉节县1例;新增出院病例中,万州区1例、大渡口区2例、九龙坡区2例、南岸区1例、渝北区1例、长寿区5例、綦江区1例、璧山区1例、两江新区1例。 截至2月12日24时,重庆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现有重型病例29例,危重型病例24例,死亡病例3例,出院病例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已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延伸阅读: 钟南山团队发布复工防护要点,在食堂、办公室、会议室你该这么做 钟南山院士团队和 央视新闻联合推出复工后防护提示:①公共区域:每日清洁消毒,定时通风;②会议室:减少集中开会,传阅文件前后需洗手;③办公室:准备带盖的水杯,多喝水;④食堂:错峰就餐,忌吃生食;⑤电梯间:楼层不高走楼梯,触碰按钮需洗手。更多↓周知!酒精、84居家使用须谨慎,疾控专家送上安全消毒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方案已连续修订五版,但其中“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这一病原学特点却一直很笃定,公众也因此牢牢记住“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和消毒液”。连日来,大家纷纷抢购医用酒精、84消毒液、衣物消毒液等,在家中自行消毒,以至于这些常见的消毒相关产品在超市、药店、网店都长期断货,而人们在使用消毒产品时,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为此,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大家,消毒产品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同时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危险特性。因此,消毒很重要,安全有效的消毒更重要! 普通家庭如何做好居家消毒? 在疾病流行期间,外出回家后,应及时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含醇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并定期消毒;有客人(身体健康状况不明)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室内做好通风换气,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冬天开窗通风时,需注意室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都说要用含氯消毒剂,这到底是啥? 超市里卖的84消毒液之类的,有个“有效成分”,写着主要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氯异氯尿酸钠、三氯异氯尿酸钠、氯化磷酸三钠、二氯海因、次氯酸、氯胺和液氯等之一的,都是含氯消毒剂;需要注意的是,氯己定和二氧化氯不属于含氯消毒剂,不要按含氯消毒剂的推荐使用剂量和时间来使用。 听说这个“新冠”病毒很厉害,家家户户都得消毒吗? 不用。如果您家没有陌生人进屋,没有疫区回来的亲戚朋友串门,没有病人,也没有人不舒服,就不用消毒了,常通风、勤洗手、做好清洁就可以了,日常居家不推荐消毒。 外出回家需要消毒嘛? 不用。如果在外面摸了脏东西,别用手揉眼睛、抠鼻子,也别把手放嘴里。回家之后先洗手就行了,出门穿的衣服、鞋可以放在门口,不用特殊消毒。 有人说熏醋、喝白酒管用,是真的吗? 假的,这些方法都没有用。 能用消毒水擦桌子,擦家具、拖地、洗碗、洗车、洗衣服吗? 可以,但没必要。除非有疫区回来的亲戚朋友串门,或者家里人出现可疑症状了。如果想消毒餐具,可以蒸一下,开锅之后蒸10分钟就行。 我家还养着汪星人、喵星人,它们也得消毒吗? 特殊时期别让宠物出门。此外,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宠物猫、狗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撸猫撸狗之后,把手洗干净就可以了。 涮完墩布、抹布的消毒水还能重复用吗? 消毒剂不建议这么使用。如果您想消毒桌面、地板,那把消毒剂直接喷在上面就可以达到效果了。如果是为了消毒拖把,可以用配好的消毒水洗涮,但是涮完之后消毒水就倒掉不要了。 手机也需要消毒吗? 现在的触屏式手机,只需要关机后用消毒湿巾或者手消擦一遍就行。 可以在屋里喷射酒精进行消毒吗? 千万不可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酒精。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品,空气中乙醇浓度超过3%即可发生火灾。在大量使用酒精时,酒精挥发使室内空气中乙醇浓度增加,比直接点燃酒精更危险。 能用酒精给衣物消毒吗? 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喷洒消毒,如果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燃烧。 有人托朋友在家囤了好几大桶酒精,安全吗? 一定要谨慎储存酒精,远离火源,不要放置在儿童易于触及的场所。 居家使用酒精消毒有啥注意事项? 使用酒精消毒时需要保证通风,并且需要远离高温物体,千万不能与明火接触。比如做饭、打电话、吸烟、使用电蚊拍等行为,在喷洒高浓度酒精后均不能立即进行。给电器表面和灶台消毒时,应先关闭电源和火源,待电器和灶台冷却后再用酒精擦拭,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使用酒精消毒时严禁吸烟。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 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6106.html |